7月17日起,一场有气象记录以来降水量最大、灾害影响极大的暴雨突袭新乡!灾害面前,我校千百名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挺身而出抗灾害、护家园;新医检验人白衣执甲、丹心为矛,以无畏的精神、顽强的斗志护住自家校园,扛起社会责任,筑起新医防汛救灾的中流砥柱。洪灾疫情过后,为做到将国家、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走心、走深、走实,9月8日下午,医学检验学院党委书记白剑波、院长朱小飞为学院2019级、2020级、2021级全体学生“云”端授课,重温新医检验人的事迹与精神;各年级学生也将暑期防汛抗疫实践与课程思想内涵相结合,畅谈思政课学习的深刻感受。
闻“汛”动,向“疫”行,跟党走
“面对接踵而至的灾害,医学检验学院师生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迅速投入到防汛抢险和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去……”随着党委书记白剑波的介绍,检验师生闻“汛”而动,向“疫”而行的画面徐徐铺陈,跃然眼前。
——暴雨如注,学院第一时间成立防汛抗洪工作小组,将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学院留校生中去;学院师生齐上阵,参加新乡市抗洪抢险预备队,共同为受灾群众带来细致入微的关怀。
——灾后重建,全院上下心系灾区民众重返家园,纷纷参与学校党员先锋队,开展志愿服务,踊跃捐款捐物。
——病毒来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带头,教职工争当疫情防控“排头兵”,筑牢学校疫情防控关口,完成千名群众核酸检测工作,“志愿红”与“天使白”交相辉映……
洪水过境后,新医检验人用温暖大爱之举,写下了无数防汛救灾、重建战疫的感人故事,这让2019级学生段壹云感触良多。家住郑州市上街区的段壹云在市内防控吃紧时,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坚守岗位。恶劣的天气、高强度的工作、对市民的科普宣传……即便再辛苦,但她始终坚信在党的领导下,疫情防控狙击战将会在不久迎来喜人的拐点。
“当我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们自发组织、冲锋在前,我就知道我们一定会赢!每当此时,我便更有信心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为守护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医术为本、医德为先,做德才兼备的时代大医
以慎思之手拨动探索之弦,以笃行之身培厚医技沃土。自学院成立以来,一代代新医检验人正是秉持着“慎思笃行,协作创新,检真验实,追求卓越”的院训,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持续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医学检验人才。前人已渡,后人续浪,在思政课上,院长朱小飞有些心里话想同与会同学共勉。
“同学们,我对你们有三点希冀。一是要有‘医者仁心,大爱至诚’的品德。像地铁站跪地连救十余人的我校2018届毕业生于逸飞那样,将敬畏生命作为执业的出发点,将胸怀大爱当成行医的指南针。二是要在面对医学的未知世界时,勤奋学习,苦练本领。努力成为拥有强大能力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三是要有家国情怀和为国服务的责任担当。你们要时刻牢记‘科学精神无国界,但科学家必须有国界’,要充分提振自身,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奋斗目标贡献才智。”
“朱院长的讲话让我联想到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精’在应对疫情时科研人员的攻坚克难;‘诚’在抵御大灾前医务人员的守望相助。”2020级学生李春晓谈到。八月的洛阳市疫情防控形式紧张,但李春晓却自行联系洛阳石化医院,并在临检室、生化室见习两周,每天检测样本近十二小时,以身体力行“硬核”支援检验工作。
“短暂的见习时光不仅让我感受到将课内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奇妙,更感受到检验科的温暖与力量。”李春晓说。作为国家未来庞大医学检验师队伍中的一员,她更坚定了自己献身医学、精益求精的决心。
寄语青年青春向党,新生扬帆从“心”启航
这个暑假,2021级新生胡鹏举过得充实而不平凡。
来自郑州市中牟县小王庄村的胡鹏举,来不及憧憬大学生活的美好,便提前承担起身为准高校学子的义务——连日暴雨早已使周边河道不堪重负,疫情传播又给生产生活雪上加霜。但他不退缩、不畏惧,两次主动登上河堤填装沙袋,连续十余天坚守在村口登记村民出行,即便极度疲惫,手脚磨出水泡也毫无怨言。
“我的家就在背后,守护家园是我的义务。”结束工作的胡鹏举在聆听思政课后,更加坚定了自己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正如白剑波寄语“要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是灾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正如朱小飞寄语“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时代,掌握‘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精湛技艺,兼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胸襟,以实际的拼搏担起民族的希望”,向党为民、荣校爱医的情怀,已经在无形中根植在他内心深处。
医学检验是他的初心,新医检验是他的选择。胡鹏举表示,开学第一课让他看到了新医检验人在洪水、疫情期间的团结协作与爱国情怀,这令他对新医更加的自豪,使他对成为医者更为期待。
“新的大学,新的开始,我很期待在开学后和大家共同努力,建设更好的新医检验之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行医路上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供稿:邱宣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