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宝塔山、延河水、杨家岭、南泥湾……你会想到什么地方呢?那一定是延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片偏僻贫瘠的黄土地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新中国的摇篮。
(宝塔山)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诗人柯仲平曾热情洋溢地道出了青年“朝圣”延安的迫切心愿。仅1937年一年,就有超过两万名学者、艺术家、知识青年来到了延安。“到延安去”,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口号和救国的希望。
(青年奔赴延安)
延安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
能吸引当时最优秀的青年人呢?
电视剧《延安颂》通过宏大叙事和细节刻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峥嵘岁月。延河两岸的“窑洞大学”、振奋人心的《黄河大合唱》、遍地牛羊的南泥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下,延安可谓是一座“青春之城”。作家丁玲曾感慨道,这里的人们“全是充满着快乐的青春之力的青年”。
(《延安颂》剧照)
那时,无论处境多么艰难,时局多么复杂,中国共产党人总能于波诡云谲中运筹帷幄,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在艰难困苦中寻求正确道路,走出苦难,走向胜利!而13年奋斗征程中淬炼的延安精神,就是吸引万千青年的精神食粮,闪耀着照亮前路的真理光芒。
让我们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指引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宝塔”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门)
1937年1月,创办于瓦窑堡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这里除了培养部队中的红军干部,也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
(抗大学生的第一课:挖窑洞)
“坐地听报告,站起来唱歌……身居窑洞里,心怀全中国;翘首登荒山,放眼看世界。我们多亮堂,我们多快乐!”这是抗大墙报上的一首顺口溜。在这座革命的熔炉中,广大的青年坚定了人生前进的方向。“跟党走”就是他们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追寻。
不到15岁的广州女孩张颖,面对家乡被日军轰炸的现实,小小年纪便思考中国的前途在哪儿。于是,她背着家人来到抗大,由于年龄太小,无法入学,她便一直跟随抗大辗转,直至成为这所大学的一名学员,为的是中国人不会沦为亡国奴。
(抗大师生组织军民合唱)
抗大在战争炮火中不断壮大,这是延安精神的一个缩影。1938年,毛泽东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要学一个政治方向。”之后,他更是明确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定为抗大首要的教育方针。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一方面体现在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体现在为人类求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上。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无论冒出生入死之险,还是陷缺衣少食之难,都丝毫动摇不了共产党人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央党校“实事求是”的石刻)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一些人“俨然是捧着‘尚方宝剑’的莫斯科‘天使’”,声称“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长征中血战湘江,教条主义错误差点葬送了党和红军。如何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是党在遵义会议后面临的最迫切的历史任务。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这次会议,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会址——桥儿沟)
为了从理论上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进行彻底批判,毛泽东先后撰写了很多文章:《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细读这些文献,你会发现,毛泽东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与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1943年,他为中央党校泼墨挥毫写下“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一题词直至今天也是全体党员工作学习的座右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不仅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是今天我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根本遵循。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
“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从延安时期起,陕北这首民歌传唱至今。
1944年,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指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于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当过交通员,参加过长征,铺石垫路、修补窑洞、编草鞋、喂战马……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这是一位普通战士的一生,也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为人民服务”是对张思德29年短暂生命历程的高度赞扬,也是党承诺人民群众的铮铮誓言。
(张思德在山中烧木炭)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财政异常困难的条件下,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医院、办保育院、办识字班……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我们党正因为扎根人民、心系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认同和拥护。
照片忆往
(延安第一个医院)
(延安保育院旧址)
(解放区识字班)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也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我们的军队处在没有补给的艰难境地。面对边区极端困难的物质生活,党中央号召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亲自开垦出一亩多菜园,种有辣椒、土豆和西红柿。延安的青年学子响应号召,垦荒种地,纺线织布。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总动员大会)
(萧劲光(站立者右一)等参观延安机关干部纺线)
(《南泥湾》简谱)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一曲《南泥湾》家喻户晓。1941年春,王震率领三五九旅,肩挎钢枪、手握镢头来到南泥湾,用辛勤的汗水让荆棘遍野的“烂泥湾”变成到处庄稼、遍地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生产)
(大丰收)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不仅有效克服了严重的物资困难、保障了抗日经费的供给,更激发了人们的豪情壮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面对柯仲平诗中所问:“青年!中国青年!延安吃的小米饭,延安穿的麻草鞋,为什么你爱延安?”通过历史回溯,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延安给予了青年精神的滋养,力量的源泉,代表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跟党走”依然是青年坚定的方向和选择。让我们传承延安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将个人梦想汇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