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即将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利用民众渴望和平的普遍吁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连给毛泽东发了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以实施其假和谈真内战的政治伎俩。中共中央经过研究,于8月25日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政治口号,接受邀请赴重庆谈判。
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谈判。作为一名有着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毛泽东是做了最坏打算的,他郑重地向中央建议,他离开延安期间由刘少奇代理其职务,增补陈云、彭真为候补书记,以便在毛泽东、周恩来都不在的情况下,书记处还能正常运转、高效决策,指挥全党继续奋斗。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
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但双方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两个根本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所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尽管只是口头上的,但这样一来它再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也广泛会见各界知名人士,开展多层次的统战工作,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风采,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心。
重庆谈判结束,毛泽东一行人返回延安,重庆各界人士前往机场送行。左起:张澜、邵力子、郭沫若、傅学文(女)、张治中、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