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护理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2-06-24浏览次数:


历史沿革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护理教育可追溯到1922年创办的惠民医院护士学校,这也是我校医学教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前,为应对豫北地区医护紧缺及解放战争需要,护士学校面向基层,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及战地救护人员。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开办了护士班、助产班等卫生中专教育,缓解了医院各类人才短缺。1962年升格豫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经原新乡地区革委会批准,于1971年开办一年制护训班,以解决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紧缺之急;1978、1979年招收两届中专护理学生;1985年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经原河南省教委批准,成立附属卫生职业中专并于当年招生,先后开设护理、医士、五官、麻醉、检验、口腔等专业;1995年,为迎接原国家教委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经原省教委批准,学校招收中专护理学专业学生;1997年开始招收专科护理学专业学生。80年代我国恢复本科护理教育后,1999年在河南省率先开始招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护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2006年获批河南省首批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护理学专业学制调整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批河南省首个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护理本科增设麻醉护理方向与助产方向);2014年获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同年获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护理本科专业评估,排名第一,并被推举为首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护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第二届连任);2017年本科护理学专业纳入一本招生;2018年护理学获批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2020年护理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基本情况

(1)组织机构: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办公室、研究生管理与学位点建设办公室、科研管理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同时还设有基础护理学系、临床护理学系、社区护理学系、人文护理学系等4个学系和1个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等基层教学组织。

(2)师资队伍:护理学专业教师67人,高级职称占比53.73%,博硕士学位占比64.18%;护理学院专职教师28人,临床专任教师33人,兼职教师6人。在校本科生784人、全日制研究生91人。专兼职教师中双师型占比98.51%。

(3)教学条件:拥有两个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筑面积3999.8 m2,临床技能中心(模拟医院)9800m2;两个中心实验器材及设备5352台(套),总价值约2958万元;近3年新增仪器设备576台(套),价值约447万元,能满足护理学专业学生实验需求,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学校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9所实习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教学基地稳定。实习教学基地实际开放总床位36764张,与学生实习使用的床位数比例达到1:39.9,完全能够满足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需求。

(4)教学科研:学院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近5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儿科护理学》是河南省首批课程思政样板课,儿科护理学团队获批校级课程思政育人优质教学团队。荣获河南省本科课程线上教学优秀课程2门,建设校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6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4篇,参编省部级教材15部。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促进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学科方向有精神与心理护理、社区护理和外科护理等。承担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近5年发表论文144篇,其中SCI收录33篇,CSCD及中文核心52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级成果一等奖5项。

(5)人才培养:学院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和“崇德精术,博爱惠民”的院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三方向一特色”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突出岗位胜任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护理学和助产学专业人才。学生多次在全国护理学本科临床技能竞赛、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中获奖,2021年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华中华南区赛一等奖和2个单项奖,获全国总决赛铜奖。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科研项目立项9项。近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逐年上升,2021届毕业生通过率达到99.6%;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平均为96.3%,研究生毕业生去向落实率100%。

办学定位

立足中原,辐射全国,接轨国际,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护理学院,为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培养“崇德精术,博爱惠民”的高层次护理学和助产学专业人才。

办学理念

依托学校医学教育优势资源,以社会需求为指引,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突出“厚基础、强技能、善关怀、促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护理学院。

发展规划

深入推进新医科建设,从服务健康中国、健康中原的战略新要求出发,继续深化国家一流专业内涵建设,调整优化专业培养方向,继续开展麻醉护理方向人才培养,增设公共卫生护理方向、口腔护理方向的专门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创新动能,营造创新氛围,推动科研创新。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塑造学生追求卓越的理想、博爱惠民的人文精神。

招生计划

专业

名称

专业

代码

招生

批次

招生计划

合计

文科

理科

护理学

101101

本科一批

48

72

120

本科二批

20

100

120

助产学

101102T

本科一批


30

30

总计


270

专业介绍

 

护理学

学制:4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和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士人文修养、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助产学

学制:4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助产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和临床助产能力,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且能够从事临床助产、母婴保健及围产期护理工作,并对临床情境做出评估和决策,处理临床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助产学导论、医学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研究与统计、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助产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新生儿学、妇幼卫生管理学、妇幼保健学、护理伦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欢迎加入新医护理,愿青春的你在这里绽放光彩、迸发生机和活力,早日成为服务健康中国的、有温度有情怀的卓越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