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我院邀请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晓辉研究员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黄卫人副研究员在学院会议室分别做题为《Rab10相关的质膜前体囊泡在神经元及少突胶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和《泌尿系统肿瘤基因信息的“读”、“用”、“写”—从基因组学到合成生物学研究浅探》的学术讲座,我院相关学科方向教师及研究生5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徐晓辉研究员围绕质膜前体囊泡(PPV)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Lgl1通过小G蛋白Rab10调节PPV在神经元轴突末端的插入融合从而影响神经元发育;其次,介绍了Myosin Vb调控Rab10-PPV的形成;再次,介绍了MARCKS调控Rab10的锚靠和融合;最后,介绍了MARCKS和Rab10-PPV对少突胶质细胞成熟的重要性。
![](/__local/3/49/C6/6399C673D5429F1AAEA332A3F68_D1FF0D89_15A73.png?e=.png)
黄卫人副研究员分别从“读”、“用”、“写”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方面的研究工作。“读”,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揭示肾癌、膀胱癌及其它泌尿肿瘤的相关功能;“用”,从精准医学方面开展肿瘤液体活检、肿瘤耐药技术开发、肿瘤测序分析指导的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及肿瘤精准模型构建;“写”,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展超长片段基因组合成及组装能力构建、基因元件与线路设计-构建-验证、肿瘤识别及CAR-T临床治疗。
![](/__local/F/39/AF/D5CAEB09A7C7498C6149784B03C_B342BD38_16D81.png?e=.png)
讲座结束后,两位研究员与参会教师及研究生分别就研究内容、实验技术和科研思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开拓了大家的视野,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朱武凌教授全程参与。(乔梁)
【徐晓辉研究员简介】
徐晓辉,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神经发育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资深研究助理,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Cell Research,J. Cell Sci,J Biol Chem等著名SCI期刊发表13篇文章,以其它位次发表SCI文章6篇,总影响因子达100分。申请新药开发的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3项。以负责人共获得包括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共十余项基金。
【黄卫人副研究员简介】
黄卫人,博士,副研究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医学重编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医学合成生物学应用关键技术)执行主任。主要从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发生机制、肿瘤个体化诊断及治疗的精准医学、肿瘤免疫细胞重编程改造及应用、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多个项目。在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5篇,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