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至7日,学院党委组织32名党员赴大别山革命老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党性专修实践锻炼活动,对党员进行一次生动的理想信念和组织观念、群众观念教育。
本次活动的主要地点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的河南新县。这里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边区党领导的最早的武装起义——黄麻起义的发祥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孕育、走出了三支红军主力——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是全国著名、我省唯一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参加党性专修实践活动的32名党员,经过历时6个半小时、驱车500余公里来到这里,在历史两天的行程中先后参观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与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中共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七里坪长胜街革命遗址群和新县扶贫攻坚示范点——西河湾古村落,重走志仁小道、体验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辛斗争生活。
![](/__local/3/97/CC/C5BAF2A078E2361B78489C9F8DA_D756CE0D_231ED.png?e=.png)
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与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同志们亲历其间,亲身感受战争年代党和红军的领导机关简朴生活、紧张斗争的场景,以及官兵、官民水乳交融的革命传统。中共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陈列的丰富革命历史史料和珍贵文物以及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形象地再现了苏区共产党人和军民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光辉业绩,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坚贞的革命气节和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精神,所见所闻使同志们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肃然起敬。同志们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英雄群雕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党忠诚、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和意志。
![](/__local/8/7E/86/BF160BFCCACC7F31830A7A269F3_BAAE4025_2050D.png?e=.png)
在新县扶贫攻坚示范点——西河湾古村落,当地党和政府因地制宜,帮助当地民众挖掘历史文化和优美自然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换发三百年古村新貌,引领深山区人民彻底脱贫走上幸福路。考察使同志们领略了老区今天的共产党人为民务实的公仆情怀。
![](/__local/D/0B/19/23AB6A67AB34699B306A8CCDBAD_6E984C70_25479.png?e=.png)
以新县第一位共产党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王志仁的名字命名的“志仁小道”,位于新县连康山内的一条沟涧之中,全程3.5公里,途中林茂山幽、溪涧众多,小道蜿蜒曲折。当年王志仁同志就是通过这条秘密山路往返于游击队宿营地与新县县城从事艰苦斗争活动。尽管后来人工修筑了石阶使得当年红军的艰苦环境已不在,但同志们重走红军路上,仍然感受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
学院党委书记崔新宇表示,这次党性专修实践活动是学院贯彻将“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一次具体活动,是一次共产党员的“朝圣”与寻根之旅。我们力图通过这种生动的实践形式使政治理论教育活动落得了地,就是要找回、强化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强化“四个自信”、“四个意识”,自觉坚定不移跟党走。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红色大别山党性主题专修实践教育活动,自己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今后将自觉清扫思想灰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
此外,还有两名非党员科级干部参加了主题教育活动。
据悉,学院党委还安排近期以支部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体会交流活动,深化学习效果。(牛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