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虎啸一时发――记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最新动态-生命科学技术系

作者: 时间:2011-09-08 点击数:

   追求创新,力求完美。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用自身年轻的活力与激情,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冲破重重障碍,不断思索积淀,以“龙吟虎啸一时发”之势,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书写一个又一个故事传奇。日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申报成功,见证了学科前进的成功步伐,开创了学科未来发展进步的新局面.
                  特色专业――学科建设的“动力燃料
    重素质,求创新,突出医学特色。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以服务人类健康为宗旨,以建设沟通生命科学与医学桥梁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科特色的专业优势,构建富有医学、生物学与工程学的教学科研体系,打造“以工程学为手段,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相交叉、相互渗透”的学科特色,为学科建设注入了“动力燃料”。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及医学资源和生物工程手段,紧紧围绕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在细胞与组织工程、医学物理工程、医学影像与介入医学工程以及遗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材料和生物治疗等方面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开展用于预防、治疗和康复以及物质对人体生命过程的影响等研究。此外,还在细胞力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理系统的建模、虚拟医疗仪器和生物医学传感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立足根本,探索创新。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瞄准医学变革与学科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前沿领域,围绕癌症、精神疾病与神经发育异常、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以临床医学工程、医学信息技术、组织工程、神经工程及生物微系统技术为主攻方向,力求通过多学科整合,阐明多种疾病的分子机理,并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研究团队――学科前进的“力量之源”
    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和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往往在学科发展和前进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依托河南省高校组织再生重点开放实验室、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和三所附属医院相关科室,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组建了组织工程、介入医学工程、遗传工程和应用物理工程等研究团队,为培养高层次具有工程学、医学、生物学交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科科研团队彰显学科特点,成为学科前进动力之源,其中组织与工程团队研究人员涵盖细胞工程、生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及生物技术等多个专业,组建了细胞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等研究室,并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建立有良好协作关系;影像与介入医学工程团队充分利用我校临床医学的优势,发挥多学科研究优势,逐步形成了“工程与影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教研相结合”的建设特色,组建介入医学工程、影像技术等多个研究室;医学物理技术应用团队以物理技术及其在临床应用为基础,借助我校“医学工程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河南省高校组织再生重点开放实验室”,围绕物理技术对于预防、治疗和康复,以及物质对人体生命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拥有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材料及生物力学、图像分析与处理、医疗仪器设计等研究室和实验室。
    学科经多年发展,现已逐步形成了以教授为主导,以副教授、博士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学科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18人,并拥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多人。近五年公开发表论文147篇,其中SCI、IE收录14篇,取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2项,科研经费311万元。
                   科研平台――学科发展的“展示舞台”
    平台搭建舞台,舞台决定发展。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以建设“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创新生物医学技能”、“具有理、工、医交叉特色”、适合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级人才的培训基地为目标,完善理、工、医交叉学科科研教学平台。依靠各级投入建设经费,建立了细胞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介入医学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器、图像分析与医疗器械设计等研究室,构建了图像分析处理、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介入性诊疗等技术平台。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拥有实验室研究用房近2000平方米,配置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200余套,包括生物信号采集仪、核磁共振仪、广电综合试验仪、温度校准器、CT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达芬奇图像系统超生学习机、图像分析仪、X光机、内窥镜、粒径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总价值2100万元,为开展生物医学工程多个方向的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撑。
    搭建特色科研平台,成就学科辉煌未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各教研室集基础研究、创新、应用研究及转化为一体,强调原创性创新及应用,着力培养生物医学研究、医用电子学、生物材料等医学、理学和工学方向的研究型人才和创业人才,促进科技合作、学术发展和高级人才培养。
    作为我省唯一在医学院校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授权点,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克服自身发展中起步晚、条件局限等多重困难,发挥自身特色,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学科建设,以雄厚的科研团队实力为支撑,积淀学科发展经验,搭建多学科研究科研平台,逐步开创具有医学特色的学科新局面!
                                                                                                                                                             学生记者  龚敬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 电话:0373-3029887 邮箱:smkxjsxy@x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