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我院科研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研究成果
时间:2022年06月23日 18:13 点击:[]

最近,我院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影响因子7.17,中科院二区)在线发表题为“Probiotic Consortia and Their Metabolites Ameliorate the Symptom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 a Colitis Mouse Model”的研究论文。我校特聘教授谢黎炜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我院硕士研究生许莉敏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基金及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该研究深入分析了益生菌联合体及其代谢产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影响,并发现了益生菌联合体可通过保护肠道结构及重塑肠道微生态进一步改善结肠炎模型的肠道炎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发生在胃肠道内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疾病类型,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肛周病变,伴有体重降低,营养不良等。由于该病发病率高且治愈率低,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虽然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肠道微生物群与炎症信号之间存在的潜在关联已被建立,可以成为研究该病的切入点。益生菌,尤其是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由于其安全有效性且强大的菌群调控能力,最近成为IBD的治疗热点。但是大多数研究对于多菌株组合与其代谢产物对IBD作用的评估还很少被报道。

    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及生信分析等方法,探索了罗伊氏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的益生菌联合体及其代谢产物对于肠道炎症及肠道微生态恢复的功效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益生菌联合体及其代谢产物可缓解由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其中,益生菌联合体的改善效果不仅归因于保护肠道结构,还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来重塑肠道微环境,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结肠炎表型之间具有强相关性,进一步强调了微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另外,研究还证实了该益生菌联合体的代谢产物可通过小肠上皮吸收而发挥直接作用,并且能调控小肠内的细菌水平来影响肠道微生态。该研究为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提供新见解,并将促进IBD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发展。(供稿:许莉敏)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公共卫生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by www.wocreator.com/sph/.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831325  邮箱: gwxb@x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