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校积极组织师生观看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

发布日期:2022-12-16  浏览次数: 来源:党委宣传部

12月15日下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以“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为题,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给全国高校学生上了一堂科学防疫大课。按照相关要求,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广大学生、全体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通过各种方式收听收看,及时了解、科学把握当前抗疫形势,增添抗疫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钟南山院士旁征博引,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翔实的数据,总结了两年多来我国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了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介绍了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对如何加强个人防护提出了建议,并对大家关心的抗疫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疑释惑。

钟南山院士指出,我国抗疫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二阶段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第三阶段是奥密克戎传入之后。从数据来看,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约2年时间里,我国确诊病例数增长不到2万人,确诊比例和死亡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和西方国家,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少见的,正是因为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落实了举国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及应对、加强重点公共场所管理及推动疫苗接种等有效措施,让我国得以成功保护千千万万的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免受病毒侵害,同时争取了研发疫苗的时间。

钟南山院士认为,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早期,新冠病毒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气道和肺部,但经过两年变异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从全国趋势看,奥密克戎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明显上升;从今年9月份以来国内广州、北京、重庆、郑州等城市的疫情情况来看,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流感。奥密克戎病毒“北强南弱”缺乏证据,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很明显的症状,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症状,为轻型患者;发热温度高、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并不是说疼痛得厉害就是重症。“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虽然青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率很低,若感染后自我健康监测未出现预警症状,则可继续居家隔离,把更多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资源释放给更加需要的老年患者。但若自我健康监测后出现了可疑的预警症状,仍然需要及时就近就诊。疫情高峰期间,与老人同住者也应当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自觉减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外出时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及时进行抗原自测,若出现阳性,应自我隔离,减少和家中老人的接触。预防新冠,疫苗接种是关键。接种同种疫苗,预防感染的效果不会加强很多,但预防重症的效果仍然很好。接种三剂次及以上的疫苗,保护效果会加强。接种异种疫苗,相比于同种,对感染和死亡的预防效果会大大加强。

钟南山院士建议,虽然奥密克戎重症率大大降低,但仍不可掉以轻心,需要积极做好个人防护。要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不应为感染而害怕,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囤药没有太大必要,“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师生们收听收看后一致认为,这堂科学防疫大课兼具知识性与思想性,讲清了近三年来的抗疫成果是我国当前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的底气所在,讲明了我国多项防疫举措的科学依据,缓解了当前疫情严峻形势下紧张焦虑的情绪,进一步明晰了师生在战疫大考中遵守防控规定、积极担当作为的历史使命。

师生们纷纷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应时刻谨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坚决服从指挥、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带动身边人正确理解和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当好疫情防控的模范践行者,用实际行动展现新医师生关键时刻扛得起、紧急时刻顶得住的优良作风,以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心态,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为赢得疫情防控歼灭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是“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的活动之一,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频、新华网、南方日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微言教育、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多个教育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超过七千四百万人次在线收看。(供稿:刘波涛 武悦 梁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