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在基础医学院三楼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我校举行了 “基础+临床”新模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首次开题报告会,基础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研究生导师、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研究生处、基础医学院负责同志共2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会上,进行开题报告的2012级三名研究生属于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等四个学科导师共同培养的“精神与神经病学”专业领域,他们分别针对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结果和创新性、计划进度等进行了详细汇报,路承彪、李东亮、宋景贵和张瑞岭等教授进行了具体深入地提问,认真讨论了修改意见,三名同学聆听了专家组的指导和建议,均顺利通过开题。
最后,研究生处处长朱武凌教授作了简要总结,他强调 “基础+临床” 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是我校为了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拔尖医学人才,而探索实践的研究生培养改革新路,通过研究生培养,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交叉融合,解决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次研究生开题报告会,达到了基础和临床融合的预期目标。他还对今后工作提了三个建议:1.新培养模式开题报告会要适当邀请校外同领域相关专家参加,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2. 基础、临床两位导师要加强联系,全过程、多环节结合,使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科研能力培养、临床训练上取得高质量,使培养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 每个研究生要勤于向两位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一定要密切结合临床问题,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__local/7/EB/DA/B09873AF53BF14B9D0EF9843FF0_7BF22FBE_9724.jpg?e=.jpg)
![](/__local/0/7A/F9/0FB26978B6C1DD54D828F79A47A_084324F2_9434.jpg?e=.jpg)
![](/__local/9/D7/4A/C3F1E21F19126EBFB41EAE72C62_5E5138A9_91BE.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