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生物医学科学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应用型学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创制应用技术,被应用于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科学价值和临床价值越来越突出,学校拟在生物医学科学本科四年制专业基础上,进行优生优培,按照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设置新的本科专业培养方向。
生物医学科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聚焦未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破常规、突破约束、突破壁垒,强化变革、强化创新、强化引领,围绕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培养服务产业需求、学科交叉融合、全面开放创新的生物医学基础人才。
本专业依托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干细胞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医用组织再生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重组药物蛋白表达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骨关节组织再生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遴选了一批高水平骨干教师。学校与北京同立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驼人骨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软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茵特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华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保持长期深度的合作,将充分发挥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多家附属医院的联动机制和企业资源,凝聚理、工、医多学科人才教学优势,旨在为临床疾病诊疗技术研究、生物医药研发、干细胞临床转化等方面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服务人类健康、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和优质医疗服务。
二、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医药卫生领域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前沿、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前沿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在医院、生物医药企业、教育单位从事诊疗技术研究、生物医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医药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干细胞、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毕业要求2:在校期间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外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
毕业要求3:具有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及从事生物技术和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毕业要求4: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
毕业要求5: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学制和总体学分
(一)基本学制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3-7年内完成学业。
(二)总体学分
完成学业最低学分:174分(奖励学分可替代选修课部分学分)。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生物学、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二)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骨分子生物学、酶工程、组织工程方法、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药理学、干细胞技术与应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复合材料工艺学、生物材料学、硬组织修复材料与技术、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
五、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
表1 四年制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
课程结构 |
学分 |
比例 |
责任部门 |
公共必修课程 (35.5) |
思想政治理论 |
15 |
20.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形势与政策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军事教育 |
4 |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装部 |
英语 |
10.5 |
外语学院 |
体育 |
4 |
体育学院 |
通识教育 (21) |
公共艺术模块 |
2 |
12.1% |
医学人文学院 |
创新创业模块 |
4 |
创新创业学院 |
心理健康模块 |
2 |
心理学院 |
计算机教育模块 |
3 |
医学工程学院 |
劳动教育模块 |
3 |
教务处/各学院 |
安全教育模块 |
1 |
教务处/各学院 |
任意选修模块 |
6 |
各学院 |
专业教育课程 (101.5) |
专业基础课程 |
46.5 |
58.3% |
专业负责学院 |
专业核心课程 |
45.0 |
专业负责学院 |
专业选修课程 |
10 |
专业负责学院 |
实践教学 (16.0) |
专业实习 |
4 |
9.2 |
专业负责学院 |
科研训练 |
4 |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专业负责学院 |
合计 |
174 |
100% |
|
六、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
(一)公共必修课程
开设5门课程,总学分33.5分,共693学时,其中理论507学时,实践186学时。各课程学时分配如下:
政治理论课: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共270学时。
形势与政策:分四个学期安排,共48学时。
军事教育:共36学时。
体育课:分四个学期安排,共144学时。
英语课:前四个学期上大学英语,共195学时。
(二)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课程旨在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文素养、锤炼科学思维、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拓展国际视野。
通识教育平台按模块设置最低学分要求:公共艺术模块2.0学分,创新创业模块4.0学分,心理健康模块2.0学分,计算机教育模块3.0学分,劳动教育模块4.0学分,安全教育模块1.0学分。各模块独立计算学分,不可由其它模块学分替代。
任意选修课,6.0学分。
(三)专业教育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系统解剖学、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材料科学基础、生物化学、干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骨分子生物学、神经细胞培养理论与技术、酶工程、组织工程方法、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临床医学概论等。
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药理学、干细胞技术与应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复合材料工艺学、生物材料学、硬组织修复材料与技术、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
专业选修课程:医学史、生物力学、医学文献检索与写作、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临床细胞治疗学、现代毒理学、医学3D打印原理与技术、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等。
实践教育环节包括课程实验、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毕业论文等内容,最低52.5学分。课程实验分设在各课程实验教学中,共计32.5学分。科研训练安排在第4-7学期,内容包括科研仪器操作训练、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化训练、学生参与课题组研究工作、创新创业实践,共计4.0学分。专业实习(实训)安排在第7-8学期,共计8.0学分。毕业论文、答辩在第8学期共计8.0学分。
(五)基本要求
1.入学教育
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主要对学生讲解培养方案、学籍管理规定,进行校规校纪教育,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方法等,使学生对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2.军事教育
军训在新生入学后进行。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军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国防意识。
3.劳动教育
前三学年安排劳动,分散在各学期进行。后两年参加医护劳动,结合临案见习和临床、临案实习进行,通过劳动锻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通识教育
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文素养、锤炼科学思维、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拓展国际视野。
5.思想政治理论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国内外现实和学生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6.体育课
按照高校体育工作要求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一定的运动技巧,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构建特色鲜明的医学体育教学体系,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注入“体育”的学科特征,实现“医体结合”,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和司法鉴定的需要。
7.英语课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贯彻“以语言输入为基础、以语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实施小班教学,倡导课前Free Talk、课堂场景表演、小组讨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形式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认真开展医学英语课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指导督促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8.计算机课
构建“宽专融”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提高大数据分析、多媒体技术应用、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网络应用等能力。
9.专业基础课
包括系统解剖学、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材料科学基础、生物化学、干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骨分子生物学、神经细胞培养理论与技术、酶工程、组织工程方法、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临床医学概论等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恰当地联系起来,牢固掌握清晰、正确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严谨的科学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10.专业核心课
包括设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药理学、干细胞技术与应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复合材料工艺学、生物材料学、硬组织修复材料与技术、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主要学习生命科学、干细胞、基础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在医学、生物制药、生物检测、细胞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研究和开发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实践环节,把理论教学和学生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法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教育各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11.形势与政策课
第1~4学期开设,共2.0学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专业拓展课
开设专业相关的选修课,拓展学生专业思路,掌握专业前沿知识。为倡导和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
13.实践教学
包括课程实验、实践(见习、实习等)和毕业论文(设计)。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生物技术从事产品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初步能力;能为当地的地方经济建设开展一些工作;毕业论文选题科学,设计合理,达到本科生毕业标准,通过论文答辩。
14.社会实践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增进学生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七、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全学程按193周安排,其中入学教育、军训军事教育3周,教学117周(第1学期15周,其他学期单学期均18周,双学期均16周),期末考试12周(前6个学期每学期2周),第7学期实习18周、第8学期毕业论文(设计)8周,创新创业实践安排在第8学期4周,假期44周(每学年寒假4周,暑假8周,国庆节各l周),毕业教育、鉴定和办理毕业手续1周。
八、成绩考核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由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大力推进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严格执行教考分离制度,主要课程考试使用国家题库,并逐步建立其他课程的考核题库,深度融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逐步实现考核的标准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